今年以来,5G商用已经在全球逐渐展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商用也正在稳步推进中。5G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IMT-2020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认为,5G应用将从移动互联拓展到移动物联。一方面5G将在4G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发展,提升大众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的体验,带动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发展,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其中,包括5G推动远程医疗、教育、智慧城市、政府治理等智慧社会领域广泛应用。另一方面,5G将渗透到工业、交通、能源等行业领域,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目前社会上讨论的5G商用条件是否成熟以及5G还有哪些技术瓶颈问题,王志勤认为,当前,5G系统设备基本具备商用能力,5G终端芯片已经发布,预计第一批5G旗舰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5G商用条件基本成熟,可开展5G网络建设等工作。
同时王志勤也指出,全球5G尚处于商用初期阶段,5G规模组网与试验等还在进行中,运营企业的5G技术路线及产品路标还在确定中,5G系统设备尚需优化算法、降低能耗,终端芯片在功能、性能等正进行完善。这些工作都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努力推动。这些过程都是5G新技术从标准走向商用所必然经历的,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的。
针对“5G相对于4G来说,几乎没有技术进步”这一观点,王志勤认为:5G与4G的设计初衷不同。5G是面向三大应用场景进行设计,为了支持多业务、多场景,5G无线技术采用了系统灵活设计,支持多参数集、灵活帧结构配置和调度、灵活TTI设计、灵活波形等关键技术;为了支持高速率传输和更优覆盖,5G采用新型信道编码方案、性能更强的大规模天线技术等;为了支持低时延、高可靠,5G采用短帧、快速反馈、多层/多站数据重传等技术。另外,5G核心网络采用全新服务化网络架构,采用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快速开发定制化的网络业务流程,这些业务能力都是4G系统无法实现的。
目前,随着5G网络建设在全球逐渐展开,5G网络设备投资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从移动通信专家的角度,王志勤分析认为,我国和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5G中频段(6GHz以下)实现商用。我国5G中频段频率位于2.6GHz和3.5GHz等频段,与4G频率(从1.8GHz到2.6GHz频段)邻近,通过5G大规模天线技术增益等适当补偿,5G中频段覆盖与4G差异不是很大,预计5G基站数量将不高于4G的1.5倍。5G网络设备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等多种因素,是个商业问题。由于5G大带宽、高速率等特性,网络设备的复杂度提高,带来5G基站设备价格提升,但随着5G网络规模建设及系统设备的不断优化,其价格会逐步下降。我国当前采用5G中频段(小于6GHz)设备,相对高频段(大于20GHz)设备,其产业更加成熟,价格也会更低。
针对目前外界有一些跳过5G直接发展6G的观点,王志勤认为,5G是全球移动产业共同诉求和发展方向,是不可能跨越的。一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5G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要充分认识5G发展的艰巨性。
具体而言,王志勤认为,5G发展,建设精品网络是基础,建议能够给予运营企业在5G网络建设支持政策,如优惠的电费价格,有利的考核政策以及更加市场化的资费政策等,以支撑运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5G与各行业的融合应用是全球性的难题,还需要加强通过大型工程建设、重大活动赛事等带动5G融合应用方案及模式的形成,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及行业龙头企业创新活力,促进重点行业应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