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2015年世界移动大会(MWCS2015)上,车联网继续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本次展会上车联网应用所呈现出的行业趋势,《通信世界》记者采访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消费电子专家袁昱博士,他以独立第三方的专业视角,结合资深经验,探讨展会产品和科技亮点,展望移动技术的潮流趋势。
4G翻篇 4.5G走入垂直行业
《通信世界》在MWCS2015大会上,4.5G/5G成为热点,您如何看待这些创新技术的发展?
袁昱:现在各大厂商都提出了5G战略,如实现5G后,他们希望将5G扩展到车联网等新的应用领域。因为现在一些垂直行业应用受到4G技术的限制(如带宽、速度、时延和域名等方面的局限性),发展得并不乐观。
厂商达成共识后,5G将能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所有垂直行业企业希望以前无法实现或者商用并不成熟的应用,都可依托5G而实现。不过5G目前发展并不成熟,不但没有统一标准,具体技术也未成熟。现在有一些技术相对于4G有所突破,被称为4.5G或者类似于4.5G,它们也可以支撑一些垂直应用,包括基于4.5G的车联网应用,或者说智慧城市应用。
所以我认为现在4G已经“翻篇”,众多厂商在4G之后有了若干创新,相对于4G在某些性能方面有所改善。基于这些4.5G技术,产业虽然尚未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已有华为、联通等厂家在基于LTE-M部署试点泊车等相关应用。
在本次展会上大唐电信展示了LTE-V。4G应用于车联网领域时,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传输时延达不到毫秒级,而像大唐电信展示的全球首台LTE-V车联网设备,可支持车联网V2X自组织通信,能够针对这些ITS新兴技术方向和应用需求推出解决方案。
在时延方面,LTE-V比LTE有很大的改善,而且LTE-V也可以作为Wi-Fi或者802.11P的替代技术,用于实时的车联网安全应用方面。
各垂直行业对5G需求不同
《通信世界》现在移动通信行业在发展5G等技术上与交通等垂直行业交流较少,在标准制定上有很多问题,对此您如何看待?
袁昱:因为运营商、设备商本质上解决的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所以当基础设施改善之后,各个垂直行业都可以受益。具体到每个行业,需求会很不一样,就智慧城市和物联网而言,各个垂直行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其对于通信技术的具体需求是不一样的,也许5G能够成为一个大一统的标准。到了5G的后续发展,不同行业把这个应用起来,成熟的时间点会不一样。
比如有些行业可能对于数据量、带宽的要求并不高,而要求低功耗,甚至应用在根本没有电源的环境中。比如城市监测或者桥梁道路的监测,可能就是一个设备埋在固定的地方,几年都不怎么用电。
像车联网等行业则恰好相反,它对于数据密集使用,频繁地交换数据,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但是因为它本身与车在一起,所以对于功耗并不敏感,不论是电动车还是传统车用电都不是问题。
有对功耗特别敏感的行业,也有对功耗不敏感但是对带宽和时延要求特别高的行业,这两个通常是一个矛盾体。现在华为等厂家提出了5G愿景,把5G技术归纳了几个方向,如10Gbit/s、低于1毫秒时延、支持万物互联、在500km/h的车上保持移动信号等。
我国有IMT-2020(5G)研究项目,国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5G项目。如果5G前期研究能够解决各方面的技术标准当然最好,但是也许技术演进不是一下子就面面俱到。当然,如果5G先解决了带宽和时延需求,这部分性能就会率先在垂直行业应用起来,如在车联网上进行应用。
车载娱乐系统并非车联网关键
《通信世界》大型信息展会上经常会有车联网的展示,但是感觉每次也仅仅是展示,离大规模商用似乎还很远,您如何看当前车联网发展,未来走向何方?
袁昱:本次MWCS2015上有很多车联网展示,其中大唐的车联网展览虽然没有豪车并不起眼,但是特别值得关注,因为其解决的问题是车联网现在最关注的问题——安全。
目前车联网存在两个流派,尽管都归纳到车联网,但是内涵很不相同。第一个是国内备受关注的车载信息娱乐服务。从运营商及厂商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能够在车联网方案中拥有话语权,将车联网作为3G/4G互联网应用的一种,所以国内车联网95%或者99%指的都是车载信息娱乐服务。
车载信息娱乐服务对汽车驾驶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换句话说,它对于交通和车的应用而言都不是刚需。车本身的使命还是运输,把人或者货物从A点运到B点。
另一个流派关注车辆行驶安全。以美国为首,欧洲、日本和韩国也在积极推进,这一流派解决的是安全问题。
安全、减缓拥堵、高效节能比信息娱乐的车联网服务更加核心、更加刚需,对于汽车和交通领域而言,安全是真正的刚需。
车联网并不是每一辆车都与厂商的呼叫中心或者运营中心对接,车联网解决的是车与车之间、车与路灯之间的短距离实时互联。从技术角度看,4G传输时延太高,又达不到毫秒级的响应,不能支持安全互联需求。因此,类似LTE-V的技术则比较有价值。
目前,美国在车联网安全方面发展得非常快,政府颁布相关法案促进车车互联发展。这在国内则是个空白,为此我呼吁国内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等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聚焦安全的车联网应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