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报道>>

东南大学教授洪伟:基于大规模MIMO的5G毫米波技术预计2022年商用

1月20日消息(九九)近年来,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际标准推进和5G牌照发放,5G进入基站和终端产品测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移动通信向后5G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演进,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领域。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论坛聚焦“后5G和6G天线系统技术演进和创新”,针对后5G和6G天线系统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以及产业应用等进行深入研讨。东南大学教授洪伟在研讨会上发表以《5G毫米波及其演进》为主题的演讲,他表示,第五代移动通信(5G)分为低频段(Sub-6GHz FR1:450MHz-6GHz)和高频段(毫米波FR2:24.25-52.6GHz)。

5G低频段标准(R15/R16)已颁布,并且我国低频段5G在2019年已开始商用,具体划分为中国移动:2515-2675MHz和4.8-4.9GHz,中国电信:3.4-3.5GHz,中国联通:3.5-3.6GHz,中国广电:700MHz。

目前,6 GHz以下的黄金通信频段已经很难得到较宽的连续频谱,严重制约了通信产业的发展。相比之下,毫米波频段却仍有大量潜在的未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因此,毫米波成为第5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

目前美国的商用5G毫米波技术以FWA为主。国内5G毫米波频谱还没有正式发布,但已批准24.75-27.5GHz和37-42.5GHz作为实验频段。基于大规模MIMO的5G毫米波技术已趋于成熟,关键技术验证已基本完成,预计在2022年左右开始商用。

毫米波具有更短的工作波长,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及系统的尺寸;毫米波又具备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胜任未来超高速通信的需求。此外,由于波长短,毫米波用在雷达、成像等方面有着更高的分辨率。随着第5G、自动驾驶、安检等民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毫米波将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洪伟指出,1G-5G仅覆盖地球表面的约20%,基本上是一个沿地球陆地表面的2D网。而6G是对地球表面及近空间全覆盖的3D网,将是人类信息通信的革命。毫米波将是星间链路、用户链路、馈电链路的首选宽带传输技术,SpaceX和StarLink主要采用了Ka和O波段。可以肯定,毫米波技术将是6G网络最重要的支持技术之一。

洪伟进一步指出,相对于毫米波技术,太赫兹技术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受限于半导体工艺特性,发射功率、接收机噪声系数、制造难度、成本等都是应用太赫兹需要突破的瓶颈。

作者:九九
来源:C114通信网
时间:2020-02-18

版权所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电脑版 京ICP备09080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