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新闻>>

汶川大地震后的6点思考(下)

4 以全业务经营为契机,全力推进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
        在遭遇地震、洪水、飓风以及海上搜救等突发事件时,卫星通信是最为重要的通信手段。卫星通信在美国应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以及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无论是用户的数量还是应用的环境等方面都不够成熟。如果重组方案实施,对我国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将带来有利的条件,将推进卫星通信事业在中国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美国卫星产业界的相关专家在“卡特里娜”飓风事件后提出了促进卫星通信在灾害应急中应用的四项建议:一是在未来所有重大电信网络规划中都应当将卫星通信纳入其中,并将卫星通信系统视为电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必须预先配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三是卫星应急通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作为首批救灾人员赶赴灾区;四是必须为应急救灾通信预留专用的卫星频段,并对这些专用频段采取保护措施。以上的建议对促进我国卫星救灾通信事业不无借鉴意义。
        卫星通信有其固有的独特优势,是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通信联络的“最后的依靠”,但卫星通信由于通信资费高、操作使用比较复杂、通信终端耗电量大、通信信号受干扰因素多等多方面的局限,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在我国灾难通信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5 加强协作和互助,发挥通信抗灾的整体效能
        通信系统的运作必须依赖多个方面的资源和条件,特别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可靠的电力保障,最先进的通信装备都将沦为漂亮的摆设。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大的灾难降临时,电力设施往往具有更大的脆弱性,无法确保通信系统运行的供电需要。面对这样的挑战,通信运营商既要寻求与电力部门最大限度的合作,共同致力于降低通信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又要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对自备电机、风能和太阳能利用等供电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消除通信系统面临灾害侵袭时的供电“短板”。
        在重大的灾难事件降临时,通信保障几乎关系到全体通信运营商客户的切身利益,运营商在灾难当头时怎样加强协作和互助对发挥通信应急的整体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各运营商以大局为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协作和互助,在资源共享、人员互助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通信运营商同舟共济、协力抗灾的很好的范例。
        对全社会来说,通信抗灾是一个整体概念,没有运营商的协作和互助,必然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因此,通信运营商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担当起通信抗灾的历史重任。
6 有机整合社会通信资源,提升全社会应对灾害的通信保障能力
        从国内外灾害通信保障的实践来看,能不能有效整合社会的通信资源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社会的通信资源表现形式十分丰富,特别是在业余无线电、互联网等领域,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装备等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有机的整合,必将成为灾难通信的新生力量。
        在汶川大地震中,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灾区的通信畅通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如果能对业余无线电资源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动员,必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互联网是当今世界灾难应对中最具辐射力和动员力的媒体,而且由于其对各类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抗毁性,因此在灾难应对中具有无可撼动的独特地位。在汶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过程中,互联网在信息共享、资源调度、社会动员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重点关注这一次历史罕见的灾难事件,那对中国两亿多的互联网网民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通信运营商在灾难应急通信方面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但也有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如果能够拓展视野,从全社会的角度来整合通信资源,就能迅速壮大通信抗灾的实力,能更有效地满足紧急状态下的通信需求。运营商可从自身的客户群体中进行通信资源的开发,比如征募通信服务志愿者、进行手机灾情通报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运营商在抢险救灾人才和信息来源方面的不足。
        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面前,尽管人类显得十分脆弱和无奈,但除了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地面对各种挑战以外,我们别无选择。通信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战胜自然、适应自然的重要武器。有了长足发展的中国通信业具备了应对各种灾难的条件和能力,相信站在新一轮发展起跑线上的我国通信业只要牢牢坚持“通信——以人为本”、“通信——拯救生命”两条准则,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的灾难面前变得更加从容、变得更加战无不胜。
 

(转自:人民邮电报)

时间:2008-06-12

版权所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电脑版 京ICP备09080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