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创先争优与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紧密结合,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基础保证。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任务、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挑战、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化、机制化为抓手,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要求,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服务上海科学发展和落实“十二五”规划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要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
当前,我们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进程中,既要抓好扩大组织覆盖的工作,更要集中精力在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性上下功夫,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体现党员的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覆盖、科学管理、有效组织、充满活力、切实保障。具体来说,要突出五个“更加注重”。
1、要更加注重基层党支部建设。党的领导、党的战斗力来自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党组织体系中最小的基本单元。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宝钢集团党委在抓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真正把支部建设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聚精会神地抓、认认真真地抓,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总结宝钢集团党委抓支部建设的经验,主要体现了“三个抓”:一是抓指导和规范。明确支部建设的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解决了新形势下支部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集团党委不仅认真研究支部建设规律,还通过下发文件、编写案例丛书的方式,教理念、教方法,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为党支部有效地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空间。二是抓活跃支部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严格党的支部生活极端重要,没有支部生活就没有战斗力。”宝钢集团党委从活跃支部生活入手,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使支部生活紧紧围绕上级党委的一些重大决策,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围绕本单位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政治上的认同、价值观上的认同,强化了集体主义、宗旨观念,也使支部生活更加贴近企业、贴近党员、贴近群众。三是抓支持和保障。宝钢集团党委非常注重领导力量和组织资源下沉,为支部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党委书记亲自动手抓党支部建设,为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把专职党支部书记纳入领导人员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实施支部工作评价和表彰机制等。宝钢集团党委通过抓支部建设充分调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党员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聚焦到二次创业、科学发展上,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集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优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宝钢的实践证明,抓住了支部建设,就抓住了基层党建的主体,抓住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抓住了党在基层基础工作中的独特政治优势。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就是要从最基层的支部抓起。
2、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指导,必然要求上级党组织眼睛向下看,工作向下沉,抓落实抓督促抓推进。全市8万多个基层党组织所处的领域不同,组织设置方式、功能定位、工作对象和所能支配使用的资源都有很大差别,必须加强分类指导,明确不同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规范,探寻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使上级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更加贴近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比如,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发挥好协助和监督作用,促进本单位中心任务的完成。要切实履行好这一功能,保证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前头,关键要把转变作风,确保政令畅通作为首要目标,把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加强机关党员教育管理,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机关效能。又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是什么,从实践层面看,主要是“引领、推动、协调”六个字。引领,就是引领政治方向、引领企业文化、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群团组织;推动,就是推动企业发展、推动人才建设、推动企业和谐建设;协调,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加强与业主沟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从其有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看,关键是要亮出旗帜,在非公企业里亮出党组织和党员的身份;建好队伍,抓好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体制,使党组织成员进入经营管理层,把经营管理者培养成党员,形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制度,完善党组织与经营管理者经常沟通制度、党组织领导群团组织等制度。总之,各级党委要认识和把握不同类型党支部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只有针对性强,才能提高实效。
3、要更加注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党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有组织保证,组织保证的基础是基层党组织。我们党在反复强调执政后保持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时候,总是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在一起,总是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必须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比如,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联系是手段,引领服务才是目的;找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才是目的。要通过组团式联系服务,在最基层、最基础层面实现各类资源共享,让基层党组织切实有资源、有能力、有办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形成“群众有困难愿意找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能解决群众困难”的良性循环。又如,实行党员社区报到制后,所有党的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的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人户分离党员、流动党员都要在实际居住地亮明身份,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社区重要活动和重要任务中,如居(村)委会、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等,以及社区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表率作用,并以多种形式参与各类为民服务活动和志愿服务,将社区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服务活动作为历练和增强党员群众观念的“大课堂”和主阵地,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4、要更加注重难点突破。以改革创新精神直面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一些事关方向、事关长远的事,以点突破,创新方式方法,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和实际成效。比如,劳务派遣工党员的管理问题。上海现有劳务派遣工130多万名,体量很大,其中明确党员身份的有6000多人,还有很多党员身份难以摸清。如果用工单位的党组织不关心他们,不把他们纳入有效的管理范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这些党员的先进性退化,更会在他们心中加剧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富人与穷人的心理冲突,埋藏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我们必须从政治角度看待劳务派遣工等新型用工党员的管理问题,坚持以党员实际工作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实现劳务派遣工党员与用工单位在职党员“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工作上、政治上更好地融入上海。又如,党建信息化的问题。随着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实质反映的是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和多选择性的新态势。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蕴藏着更大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认清和驾驭这个新形势,应势适变,化挑战为机遇,拓宽新阵地,激发新活力。近年来,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建立了覆盖全市175万名党员、8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800多名党代表的设限平台,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引导社会舆情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仅仅是初步的,还需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在“两新”领域,要善于运用信息化这一载体,把“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个“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和党员,用无形的网络带动有形的组织建设,切实提升党在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全覆盖和凝聚力。
5、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长效性。建设好、管理好全市8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基层党建的制度建设。近年来,市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区域化党建、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党代表联系社区、创先争优等方面的文件,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许多好的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在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同时通过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制度,并结合基层实际,将制度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教育引导党员自觉践行制度,切实把制度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
1、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首要的是“责任”二字,落实的责任主体是上级党组织。如果市委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区县和工作党委不落实,或者区县和工作党委重视而社区(街道)党工委或乡镇党委不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只会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甚至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各级党组织要把领导和指导好本行业、本系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坚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党的基层组织管理职责,形成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委办行业归口、区县街镇托底、条块密切配合、组织指导有序、区域协同联动、管理服务融合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特别要强调的是,政府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相关的党建管理职能不能简单转移,对目前挂靠在工作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要落实领导责任,对系统、行业无组织隶属关系的党组织,也要积极加强党建指导,防止出现管理盲区。要坚持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检查制度,以及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近年来,市委坚持每年向中央报告抓基层党建情况,并对部分区县党委、市委工作党委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同时通过统计局问卷调查等方式,向被检查单位进行反馈。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执行有效推动了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落实,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常委会要向全委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党委(党组)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乡镇党委要向党代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各区县、工作党委都要对本地区、本系统的下级党组织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督促检查的工作格局,力争在一届任期内对所属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普遍检查一遍,做到全覆盖、不遗漏。
2、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抓好基层、打牢基础,关键要有一支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带头人和党群工作者队伍。要抓好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书记,加强民主选举书记,重视书记教育培训,提高书记能力素质,拓展书记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切实加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专职党群工作者很重要,尤其是在“两新”组织及社会领域,他们是帮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是党务工作者队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链条,也是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和蓄水池。我们要以建设一支专职、精干、高素质的党群工作者队伍为目标,科学设计管理制度,确保党群工作者有编制、有机构,同时与其他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相衔接。基层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
3、要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目前,不少“两新”组织和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还存在一定困难。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凡是上级党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经费,必须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加以确保。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工作经费,除党费留存外,还需加大市、区县两级党费向其倾斜的力度。有条件的系统、单位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在法律框架内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