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型党组织>>

“海上党支部”带火亿元产业(走基层 一线见闻)
海上党支部 走基层 一线见闻

    初夏,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
  听着拍岸涛声、迎着习习海风,记者踏上塑料桶做底木板为面的“浮桥”,“踏浪”曲行数百米,但见蚝排之上,一面国旗迎风招展。国旗之下,便是“渔家城”餐馆。餐馆招牌下“光坡镇红沙网箱养殖协会党支部”的牌匾,格外醒目。
  站在餐馆平台,远处,蚝排网箱片片相连,渔船往来作业,白鹭不时飞过海面;脚下,鱼虾欢快嬉戏,一瓢鱼饵落下,激起水花一片。招呼客人、喂养鱼虾、现捞海鲜,皮肤黝黑的支部书记邓强忙得不亦乐乎。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打年轻时起,邓强就开始琢磨海上网箱养殖技术。多年摸索,邓强终于掌握了大蚝吊养技术,在红沙湾扎起蚝排。从单独养蚝到网箱养鱼,邓强慢慢富了起来,引得乡亲纷纷前来取经。
  “海是大家的,能赚大家赚。”邓强说,对来求教的乡亲,自己知无不言。见“学生”越来越多,邓强在自家成立了一个“养殖技术见习所”。2010年4月,在防城港港口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邓强组织了几个懂技术、肯打拼的党员,成立了北部湾畔第一个“海上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7名,辐射服务大蚝、网箱养殖户近700户。
  技术指导、组织经营、统购统销、信息交流、金融支持,是支部服务乡亲的主要内容。邓强的亦商亦住的“渔家城”,是支部“大本营”、党员“活动点”,又是渔民技术培训的“大学校”。“你看这些电教设备、养殖图书,都是支部自筹资金买来的。一有空,大家都聚到这儿,交流养殖经验,探讨市场前景。”邓强介绍说,支部先后举办60余期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党员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前来听课的党员、群众达4000多人次。
  大蚝养殖户郑荣辉说,自己从2010年开始就在党支部“充电”。随着技术提高,他将插柱式养蚝改成筏式吊养,成本下降,利润提高一半,养殖规模从5亩发展到20多亩。
  邓强告诉记者,为带领乡亲将产业做强做大,党支部还成立了网箱养殖协会和大蚝流通协会,与自治区科技、水产等相关单位结成对子,规范和稳定品种引进的渠道及来源,引导养殖户按统一经营、统一购销的方式整合养殖资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销售价格,养殖户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现在,我们养殖大蚝、鲈鱼、石斑等海产品远销韩国、菲律宾、伊朗等地。”邓强自豪地介绍,红沙万亩蚝排养殖基地已有养殖户580多户,大蚝吊养面积1.35万亩。2011年,基地海产品产量达6.15万吨,产值2.76亿元。
碧水蓝天、清新海风,说起未来,46岁的邓强豪情满怀: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越来越完善,有路有码头,今后支部要带领乡亲继续做大“渔家乐”,从单一的养殖模式向复合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同时,引进食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记者:谢振华)

时间:2012-06-04

版权所有: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电脑版 京ICP备09080778号